第七十四章:立储风波(四)
心中松了一口气。
朱高煦察觉到了身旁老和尚投来的目光,并不以为意,自然明白对方是在替新皇朱棣说好话。
朱棣手中明明握着一道要求其继位後册封朱高煦为皇储的太祖密诏,可他却在面临立储风波的时候没有拿出来公之於众,显然是另有打算。
朱高煦作为知情者,亦非历史上那个朱棣说啥都信的傻憨憨。
他知道朱棣这麽做,很可能是为了用“立储”之事拿捏他,好让他忠於王事,认真把新币推广、科举革新之事落实下去。
朱高煦有四海商帮在手,并不担心新币推广。
可是,试行科举革新,并非易事,即便是试行,也会困难重重。
朱元璋正是知道科举革新的困难程度,才y撑着非要在驾崩之前,替朱棣、朱高煦父子俩将科举革新的国策定下来。
就在朱高煦思索之时,道衍和尚又接着说了一番话。
“《公羊传》曰:‘立嫡以长,不以贤;立子以贵,不以长。桓何以贵?母贵也。母贵则子何以贵?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。《左传》曰:‘太子Si,有母弟则立之,无则长立。年钧择贤,义钧则卜,古之道也。又曰:王后无嫡,则择立长,年钧以德,德钧以卜。’世子可知,古圣先贤为何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?”
“大师有所问,小子不敢不答。”
朱高煦先是谦虚的说了一句,然後认真阐述他的观点道:“我理解的嫡长子继承制,应该是‘无嫡子及有罪疾,立嫡孙;无嫡孙,以次立嫡子同母弟;无母弟
朱高煦察觉到了身旁老和尚投来的目光,并不以为意,自然明白对方是在替新皇朱棣说好话。
朱棣手中明明握着一道要求其继位後册封朱高煦为皇储的太祖密诏,可他却在面临立储风波的时候没有拿出来公之於众,显然是另有打算。
朱高煦作为知情者,亦非历史上那个朱棣说啥都信的傻憨憨。
他知道朱棣这麽做,很可能是为了用“立储”之事拿捏他,好让他忠於王事,认真把新币推广、科举革新之事落实下去。
朱高煦有四海商帮在手,并不担心新币推广。
可是,试行科举革新,并非易事,即便是试行,也会困难重重。
朱元璋正是知道科举革新的困难程度,才y撑着非要在驾崩之前,替朱棣、朱高煦父子俩将科举革新的国策定下来。
就在朱高煦思索之时,道衍和尚又接着说了一番话。
“《公羊传》曰:‘立嫡以长,不以贤;立子以贵,不以长。桓何以贵?母贵也。母贵则子何以贵?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。《左传》曰:‘太子Si,有母弟则立之,无则长立。年钧择贤,义钧则卜,古之道也。又曰:王后无嫡,则择立长,年钧以德,德钧以卜。’世子可知,古圣先贤为何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?”
“大师有所问,小子不敢不答。”
朱高煦先是谦虚的说了一句,然後认真阐述他的观点道:“我理解的嫡长子继承制,应该是‘无嫡子及有罪疾,立嫡孙;无嫡孙,以次立嫡子同母弟;无母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