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3:殖民秩序的日常渗透
1950年代初期至1960年代中期,殖民T制透过教育、行政与法律制度深入影响福尔摩沙社会,呈现殖民合法X与本地认同的矛盾与模糊. --- 一、制度的日常化 战後初期的混乱逐渐平息後,殖民政府加快制度重建与本地整合进程.1952年起,皇家殖民地办公室发出通令,要求福尔摩沙总督府「系统X提升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品质」,作为冷战时期展示英国治理能力的重要窗口. 此後,地方行政区划被重新整理,原有的厅、庄制度改为「郡」shire与「市政区」municipaldistrict,导入英式地方议会制度.地方事务逐步纳入受训本地官员管理,公务员考核制度则沿用英国文官T系,英语能力成为升迁关键指标. 日常生活中,从出生登记、土地所有权、劳工合同到医疗保险,殖民法律的渗透愈加全面.许多长辈开始要求子nV将英文名字写进户籍文件,以免将来求职受限. --- 二、教育中的忠诚训练 最具影响力的,莫过於殖民教育的深化.1955年,全岛中学与师范T系完成整并,实施统一课纲.历史与公民教育课强调「英国帝国的责任与荣光」,并以「福尔摩沙为英国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」为主题撰写教材. 虽然初等教育允许以闽南语口语辅助教学,实际上各校普遍推行「全英语日」,教师若无法以英语授课将被降薪或调职.学生早晨需唱〈GodSavetheQueen〉,并在升旗时接受「忠诚训练讲习」,内容从消防演练到意识宣导. 本地家长虽有怨言,却难以违抗制度.许多家庭为了子nV未来前途,被迫接受殖民教育模式.有资源者甚至将子n